人能活多久?從醫學的領域,也許可以在未來精算出來。但是我們一般人是不能預知何時會生死,這是不可知的事,人就如此無奈的交給命運去決定生死之事。這就是無常,人只能把握當下,過去和未來是不可捉摸的,不能支配的。所以活著就要精采,就要把握不要浪費,更要自主尊嚴,貢獻一己之力,造福人群社會,因此生命的長短就不重要了,重要的是你是不是活的精采。
一般人一生中,少小時期充滿夢想,豐富人生嘗試,不畏一切挑戰。中年時期造就一生的巔峰,名利有成傲視天下。此時身材開始發福,運動量大幅減少,漸漸的邁入老年期,展現成功老者的特徵──高血壓、糖尿病、壞脾氣、老固執…等長者會有的風範。從哺育、成長、茁壯、老死可以說多采多姿,充滿了酸甜苦辣。
然而人生真的就是這樣嗎? 生、老、病、死是無常,我們是否可以讓自己快樂健康多一些,生病苦痛少一些?就算是在病苦時,我們是否也可以很快樂?太多人生的例子告訴我們,我們無論何時都可以過的很自在快樂。無論何處都可以過的很精采。
今天我們就來談談快樂精采的泉源──大悲心。 大悲心──是佛家的語言,如果換種說法,我們可以說是──和善精進心。也就是在愛心的基礎上,基於人性善的本質,發揮自身的能量,成就禮運大同社會。這心是存在於每一個人的身上,是不假外求的。而且很多人都發揮的很好很成功。像比爾蓋茲、門諾總執行長黃勝雄先生、終生義工孫越先生…等等,這些人都發揮了高度的大悲心。
究竟我們這次談這個問題的主軸放在哪裡呢?因為單以大悲心的範圍太廣。我想談一談老年的準備,從大悲心的角度,大家應該如何開智慧,起悲心,建立未來幸福康樂的高齡社會,使老年人成為社會的資產,而不是負擔。前一陣子和朋友聊天,談到年輕一代只生一個小孩,日後如果小孩結婚成家,他們就要負擔兩對老人和一雙自己,一共六個人。如果再有下一代,兩夫妻扶養五個以上的高消費群[老人和小孩是高負擔族群,尤其在醫療方面],必使生活品質下降,甚至無力負擔。所以在未來老年人要能自己獨立生活,自己能活的精采,如此才能驕傲的告訴自己:不虛此生!
如果要做到這樣,我認為每個人就要立刻開始行動,不是計畫,而是行動。很多人年過中年,即將面臨退休,太多人不知道退休生活要如何過,哪麼我建議這些人,退休生活一定要過的自在、喜歡、活動而且有建設性,因為自在才會沒有壓力,喜歡才能長長久久勝過上班,有活動才不會讓身體迅速老化,有建設性才會有成就感、滿足和快樂。那這種工作去哪裡找?很簡單趕快投入志工的行列,盡量利用自己閒暇時日去投入自己有興趣的志工行列,不論公益團體、醫療團隊、弱勢社會、宗教濟世…。因為做義工是很需要學習成長的工作,所以你能成為稱職的志工,要經過一段養成期,因為義工是不能有身段的,當一個人無所求或無名利欲時,他的心是澄淨透澈明朗的,他的能量是無與倫比的,他的那顆聖心沒有他做不到的事,他已經融於整個人類宇宙,大家看到了他的人格光輝。
也許有人被一時的惰力牽引,做志工隨時都可以去,以後再說吧!那當然也沒人會抗議。現在在台灣,老人人口的比例,大概十個人有一個是老人,預估民國115年,五個人就有一個老人。根據統計,人如果沒有方向,退休後悶在家裡,五成五年內會老去。又對照先進國家的退休調查,他們有一半退休人口投入志工行列,很多老人在75歲以後才離世,而且沒有很長的病痛期,很多人生活的很尊嚴,自己覺得人生很有意義和滿足。日本已經是高齡人口的社會,達到20%以上的老人人口比例,由於他們對高齡化的工作,一路走來推動的很好,因此日本目前老人成為一項很大的資源。
所以,人電義工朋友!你們是未來台灣社會的菁英,更是長壽一族。因為你們已經在做義工,但是義工也可以參加兩個以上的團體,未退休前是學習,退休後是奉獻,是社會給的恩典,讓我有一處我可以精采生命的舞台。各位師姐師兄!你們認為如何?祝福大家「大悲心起」!也接引更多的人來做義工,共同來「祥和社會」「美好人生」。
啊!活著真精采! |